降温啦,北京正式进入冬天。
可是暖气还没有ready……
那么,就让学习的热情和吧台的热咖啡做我们的暖宝宝,一起学到忘我,学到发热,学到春暖花开吧!
“以产带销” or “以销带产”
身份的转变直接影响个人行为。
当花艺师成为店铺经营者,对客户需求的考量便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花艺师开始站在顾客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思考。
有意识地削弱自我的表达,不再100%随心所欲地自由创作,而是将市场与客户喜好列为优先级。
对于客户的体谅决定了花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设计之前,先综合考虑产品使用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再根据分析结果定制产品。
今日的课堂练习:针对男性教师,推出338~368元的教师节礼品花束。
将毛利控制在60%~70%,是来自树所老师的要求。
同学们为此“殚精竭虑”,尝试着将花材选择合理化,在预算范围内提供最优搭配方案。
毕竟,对成本的严格把控也是店铺运营的必修技能呢。
打造个性化标签
将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以后,如何做出具有辨识度的产品?
在核心竞争力之外,应该赋予产品什么样的“软实力”?
又该如何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产品的特色可以说是商家应对快消时代的决胜法宝了。
人们每天被海量信息席卷,注意力和精力都有限,只有特性鲜明的产品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课堂上,每位同学都收到了一张小标签,上面注明了某种特定的风格。
现代感,庄重,绅士,华丽,柔和的……
学员们需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为产品制定进一步的包装,创造可观的附加值。
大家经过斟酌沉吟,在本子上记录想法,先草拟色彩搭配方案,再绘图,挑选花材,处理花材……一步步打磨出产品的雏形。
针对受众和场合,为产品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标签,使其摆脱同质化,从一众同类型产品中脱颖而出。
将产品“标签化”,一方面起到体现主题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塑造产品的情感内涵,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无论是将个人情感寄托在产品上,还是通过精确计算为产品提炼出核心形象(相当于人们常说的“拗人设”),提升附加值的做法无异于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搭建起情感纽带。
合适的标签能够传递一种情绪或氛围,引导顾客把产品与某种具体的情感体验挂钩。共鸣产生的同时,品牌粘性也应运而生。
从一件教师节花束产品,到整个花店的品牌形象,无一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之付出心血,去用心经营。
对花店运营人员而言,情怀与头脑,实在是缺一不可啊。
文/Tinta·图/Tinta
商务合作 | 小编应聘:gary@sikastone.com
10
11
#鹿粉聚集地#
全球花讯 | 顶级干货 | 项目与培训
官网:https://www.sikastone.com
Facebook:@Sikastone Floristry Education
Instagram:@sikastone_f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