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花和空间花艺是花艺师们最常接单的产品类型,更不用说店铺内常年必备的花束了。
在为期六天的《斯堪的纳维亚花艺色彩专题研修课程》里,通过对花束,桌花,空间装饰花艺等产品类别的学习、探讨与制作,认识色彩及各种材料的运用新可能。
随着课程逐渐深入,Per Benjamin与学员分享了自己负责诺贝尔晚宴花艺装饰的经验与创作过程,并且讲授了他独创的实用型色彩理论体系。
Per认为,色彩表现是决定第一印象的最重要因素。在场景布置的实战中,这一点尤为明显。
桌花与空间花艺不仅是为了修饰场地而存在,它们也是至关重要的氛围营造利器。而氛围的营造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方案。
同时,色彩,花材,不仅仅是完成设计的工具,也是对更宏大的观念浓缩后的集中体现。
1
“少花材,大体量”
环形花束,像行星轨道,自成浪漫体系。圆环也是收尾相连的圆满。
康乃馨,小菊,玫瑰,圆形花头呼应环状设计,传递柔软的质感,在螺旋技巧的作用下联结在一起。
粉色,奶油色,橙色的花材组合带来明朗的气息。
在自然材料之外,人工材料的加入进一步扩充了作品的细节与肌理。
使用各色铁丝,珠针,丝带等,让作品的色彩表现更为复杂有趣。
2
悬挂/墙面装置
在Per Benjamin的设计理念中,人工材料的加入如同锦上添花。“平凡”材料与人工材料之间,由架构筑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让作品的表现更加自然和有力。
“复杂的和谐”,不光是从色彩角度出发的理想效果,也是质地、形状和线条之间的协奏与共鸣。
3
特异性材料的运用
不同色彩的花材相互联系,不同材质之间构成对比和碰撞,疏松的结构承托密集型花材,叶材的加入提供了新的线条,成功制造丰富的层次感,吸引着观赏者的注意力。
在创作桌花设计时,作为主体的花与桌平面可以由各种各样的媒介联系起来。
吸管,一种现代感十足的介质,通过编织技法形成一个饱满可观的球形。在吸管的选择上,也特别考虑了与作品用色的兼容性,秉持着“复杂的和谐”理念,
吸管“花器”轻盈,富于动感,带给整件作品灵动的空气感,与配色所传达的清新与灵气相辅相成。
4
营造自然风格
利用芦苇杆搭建垂直线条的结构,一方面装饰内置花器,另一方面也自然形成了新的“花器外观”。芦苇杆的颜色朴素温和,平衡绿色的枝叶与黄色的嘉兰和海芋,凸显了作品的疏朗写意。
为普通的玻璃花器缠上毛线,或是添加一块木板,都可以成为桌花作品“吸睛”的亮点。既丰富了作品的细节,也扩大了色彩表现的影响力。
花艺师是冒险家,游走在城市和自然之间,一边探索,一边战斗。
花艺师也是诗人,吟咏无声的字句,用美丽编织绮梦。
花艺师和自己做朋友,和花花草草交谈,倾听风雨的和声。
从生活的片段中,从植物的低语中,捕捉一闪而逝的灵感。旅行见闻,难忘的风光,童年记忆,对世界的想象……这些都是创作素材,也是表达的热情所在。
了解自己身处的世界,也探索内心。保持好奇,是维系创作活力的秘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