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其人深情款款又醇厚博学,他带来了欧洲前沿的“婚礼宴会花艺”流行趋势,更以荷兰花艺师独有的严谨教学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天的课程,拿成果说话,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加长版花艺大作业。
其中,第一波新娘手捧作品便集结了铁丝技法和粘贴技法:一款相对传统;另一款则较为现代。
在“复合式新娘手捧”的练习过程中,由数十朵红丝绒玫瑰,模拟真实玫瑰花瓣的排列方式,成就一款别致的巨型玫瑰;
纤巧的花瓣紧密排列,串联成摇曳生姿的“玫瑰串”;植物材料缠绕于“复合玫瑰手捧”上,形成质感的另一种对比;附着于巨型玫瑰上的精巧蝴蝶兰,是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
除此之外,Max还为大家额外演示了两款利用粘贴技巧制作的复合式新娘手捧:其中一款以兰花和气生根为主要材料;
另一款则以百合的花瓣为主,结合满天星等花材,组合出一款与众不同的新娘手捧。
“花伞”的制作结合了铁丝编制技巧和冷胶粘贴技巧,每一个步骤都包含了花艺师精益卓绝的手工技巧和创意独具的设计特色。
一招一式,一丝一缕,都融合在这繁花盛开的“花伞”中。
一天接连两款车花作品的演示,包含了“花泥带”和“吸附式花泥”两种基本结构类型,运用了不同的技法,花材也没有特意去张罗,但表现效果却走在了前列。
在桌花的设计过程中,Max更是一连演示了三款作品:
其一使用了花泥进行创作:这款作品的高度在1.2米以上,高脚杯造型的玻璃容器不会造成就餐者视线上的遮挡。主体花材主要集中在作品上部。
在作品最外圈,还通过添加玻璃试管,进行了作品层次的丰富和细节的展示。
其二,利用木质纹理的纸张搭建架构,将其钉合在底部基座上;玉兰枝与架构本身相互交错,形成了稳定的结构,最后再在其中添加花材。
这款作品单一看来已是“独树一帜”,一旦群组出现,便有了十足的气势。
其三,利用白桦树皮创作自然繁茂的桌花(烛台)。这是一款适用于晚宴的桌花设计,下部繁茂的花材仿佛从白桦皮搭建的架构中“生长”出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
配合摇曳的烛光,别有一番浪漫地情调。
在之后的课程中,Max搬出了一款庞然大物:
这是鹿石依据课程设置提前为学员们量身定制了一组大体量钢架。当天的任务,则是创作一组令人过目难忘的婚礼宴会“空间装置花艺作品”。
200枝红瑞木用于搭建作品的架构基础,这只是第一步。
粗大的枝条将作为架构主体,覆盖钢架基础,形成“伞”状的造型;较细的红瑞木用来装点钢架基座,从而形成完整而统一的作品外形。
毕业大作则是一组透明的屏风。
首先,Max先用坚韧的鱼线搭建了一堵通透的结构。之后,再将每一支试管通过扎带与鱼线紧密的连接起来。
这种看似简单的技法,其中却饱含奥妙——如何才能保证试管加入花材后不会歪倒?怎样的排布方式才能形成通透而富于气势的屏风效果?
当花材摆放的位置恰如其分,整个作品就会呈现出轻盈通透的效果——每一支鲜花都像翩飞的蝴蝶,在透明的动态屏风上舞蹈。
但如果没有掌握相应的章法,花材的排布杂乱无章,之前的努力就会跟着前功尽弃。
其他大型作品还包括:
Max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这次课程所带给我们的震撼终究难以忘怀。期待着下次,Max能够再携奇思妙想,重归鹿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