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次的婚礼,尽管事无巨细难免累心,但除去冗长繁琐的部分,终归还是令人期待的吧。
遵循传统也好,个性别致也罢。场面温馨是必须的,气氛浪漫甜蜜,回忆里自然满是芬芳。
如今,面对婚礼仪式,年轻的新人们变得越来越有主见:繁冗的环节干脆略过,走心的细节才要加倍认真对待。
如果你预备举办一场精致而温馨的婚礼:闹哄哄的堵门和乱糟糟的酒局能Pass就Pass吧;见证人也最好都是自小识大的挚亲好友。
相熟的人们聚在一起,既是见证一对新人的浪漫时刻,又是一次难得的家庭大Party。
然而,再小的仪式,有几样东西一定不能省略:比如,永结同心的对戒,吸睛养颜的礼服;还有,一束可以凸显新娘娇美的手捧……
说起来,这种由新娘怀抱手捧,盛装出席的“西洋传统”,究竟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
时间追溯到15世纪的欧洲,那时的人们还没有频繁沐浴的习惯。新人们习惯将自己的婚期选定在5-6月,并会在婚礼前沐浴。
于是,一种说法是:手持鲜花出场,不仅可以衬托新娘的美丽,还可以让一对新人闻起来香香的……
另一种说法则是:早先的新娘手捧,会在其中加入大蒜和辛辣的香草,据说这些浓烈的气味可以驱走厄运……
时间更迭,人们不再计较新娘手捧的“实际用途”,而是单纯的将其视为新娘的装饰物品。久而久之,自然就演变成了一种传统。
随着“西式婚礼”在国内的日渐风靡,携带一束鲜花手捧出席仪式,逐渐流行起来。
今天,婚礼花艺市场的趋势不断变化,年轻人的审美水准也日益提升——新娘手捧,开始向着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演变。
作为一名专业的花艺师,熟悉各种类型的新娘手捧风格,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是必备技能:
无论是欧式的经典小巧款,还是便捷的花泥托款;无论是气势十足瀑布式,还是变化无穷的架构式……
能够根据新人的特性和要求进行设计,创作出一款令人过目难忘的新娘手捧,是每一位花艺师的心愿。
在今天的基础课上,学员们跟随Frédéric学习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新娘手捧。
第一款新娘手捧简约大气,选用的花材是深紫色的海芋。
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将海芋的花茎长短修建到手握的长度,外部裹上刚草,再以装饰铁丝紧密缠绕。其中,握柄可以自由变形的秘密来自于藏在花茎中的一只铁丝……
Frédéric 今日演示作品(一)
第二款新娘手捧利用了商业而便捷的花泥托: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新娘手捧制作方式。
好处是便于保水,操作方便。
但是,以“花泥托”制作的新娘手捧,却是对花艺师作品造型能力的终极试炼。
Frédéric 今日演示作品(二)
“正圆形”和“扁圆形”的作品形态常见于花泥托式的新娘手捧中——手捧的高度由插入花泥托顶部的花材决定,而向外辐射的材料则决定了手捧的形状是否圆润。
在把握形态设计的基础之上,花材和花材之间的距离也要把控的刚刚好:太过拥挤或者是太过疏松都应该避免。
基础课学习的后半程,学员们即将迎来更加丰富的学习维度——接下来,婚礼花艺,初级架构……都将一一在她们手中呈现。
至于最终的学习成果究竟如何?让我们一起来期待下吧!
《花艺设计师基础课程 》
执教导师:DOMINIQUE & JURGEN
时间:6月15日-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