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实现新娘手捧的方式越来越多,手捧造型也不拘一格。然而瀑布式新娘手捧依然以她独特的魅力,在众多新娘手捧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席位。
早在今年6月Tanus的基础课上,学员们就曾用花泥托制作了一款瀑布式手捧。而今天Jan演示的同类手捧,注重的则是铁丝技法的演绎。
如果说前几日,铁丝技法制作的胸花只是让学员们小试牛刀,今日的瀑布式新娘手捧则要求学员们以极大的耐心,将铁丝的技法运用到极致。
除了要认真处理好每一样花材和叶材之外,瀑布式新娘手捧的另外一大难点在于“形态的塑造”。
Jan先以叶材搭出瀑布式手捧的框架和轮廓:其中,20%的叶材需要体现出流动的线条感,塑造自然下垂的效果;80%的叶材则需要很好的挡住新娘的手部,使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均呈现完美的效果。如果这一步做不好,那么瀑布式手捧的整体造型就无从谈起。
Jan在示范时告诉大家,做这样的新娘手捧就好像是下围棋一样,你必须要在做着手头工作的同时,想想后面的步骤。也就是说,思维要快于手上的动作——一个优秀的花艺设计师必须要对自己的作品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和前瞻性。
瀑布式新娘手捧的“细节”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花材的品质,色彩的搭配,比例的控制;还是与新娘身高,体型,婚纱样式的配合程度,均体现出花艺师对细节和品质的极致要求。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耗时又费力的制作过程,为什么还要尝试?事实上,无论是出于扎实基础的要求还是手工价值的回归,一个以精湛铁丝技法实现的瀑布式新娘手捧,都能从各个角度体现花艺师的专业水准。
如今,我们追求产品快速商业化的实现途径。然而无论时代发展多快,都值得保留这样的一份“慢”,一份机器无法替代,必须经由时间打磨的“精致”和“精心”。
Jan今日演示作品